说两个有关我女儿的事给你听。(希望她知道了别不高兴。) 
  美国的教育观念很妙,我女儿在念哥大的时候,学校居然开了门调酒的课。   
那时候她才19岁,按法律规定不能喝酒。   
没问题!他们上课的时候教室里站着校警,盯着学生:准调不准喝!   
调酒课过关,居然能拿到“调酒师”的执照,还由学校介绍到外面调酒。   
问题是谁会请这些连酒味都不知道的学生去调酒?   
居然大有人在,许多豪门开派对,不请职业调酒师,专请这些嫩鸟,因为有些嘉宾,不希望外面的调酒师看到。   
有一天,我女儿调酒回来。我好奇地问她:“有名人宾客吗?”  
 “当然有!”  
 “哪些人?”   
她居然瞪我一眼:“这怎么能说?”   
我女儿去北京工作,中文能力有限的她,居然常常为公司做翻译。   
我不放心,问她,中文够不够用?要不要把译好的东西先发过来,让我帮忙看看?   
她居然想都没有想就说:“这怎么成?这是我公司的文件,怎么能给外人看?”   
再说几个“相反”的故事给你听:   
有位朋友去做美容手术,医师助理说要先给她拍张照。  
 “拍照做什么?”  
 “好对比前后的差异啊!”那助理边说边在电脑上点,“秀”出好多人手术之前和之后的照片。   
我朋友当下起身,不做了。  
 碰到我的保险经纪人。 
  “上次给你介绍的那位,成了吗?”我问。  
 “成了!而且保了1200万元,受益人是他女儿,不是他太太耶。我正要谢谢您呢!”   
跟印刷厂的业务员谈话。 
  “其实出版社的账单也不一定准。”业务员说,“譬如我刚才去过的那家,就要我只开一半,好像要给作家看,少付一点版税。”  
 出版社的编辑来找我拿稿子。 
  临走,他掏出张名片:“这是我的新名片,下个月我要换东家了,请您多多照顾。”   
遇到邻居的管家。 
  “你家老板好吗?好久没看见他了。”我说。 
  “好极了!昨晚才回国,就被他老婆一拳头把眼睛打黑了。”   
一对情侣走进餐厅。   
“王先生好!还坐老位子吧?唉!张小姐呢?张小姐没来啊!”服务生说。   
说了一堆笑话,因为笑话比什么都讽刺、都真实,请各位自己想。最后总归一句话:   
职场有忌!忌不懂职业伦理!   
(摘自“刘墉新浪博客”)  
   |